孩子死亡网络事件思考

问:很多母亲在面对孩子死亡的时候会精神崩溃,但是父亲却不会,如何从科学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

chatgpt:

面对孩子死亡时,不同的个体可能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和应对方式,无论是母亲还是父亲。虽然有些研究表明母亲在面对孩子死亡时可能更容易出现精神崩溃的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母亲都会如此,也不意味着所有父亲都不会。

在尝试解释这一现象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因素:

  1. 社会角色和文化因素:在许多社会中,母亲通常承担着更多的育儿责任和情感关怀。因此,母亲可能在孩子死亡时感受到更大的心理压力和失去感。此外,社会对于母亲的期望和角色定义也可能导致她们更容易陷入精神崩溃的状态。然而,这种社会角色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会因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而异。
  2. 社会支持系统:个体在面对困难和创伤时的社会支持系统也会起到重要作用。如果母亲得到了更多的社会支持,她们可能更有可能有效地应对孩子死亡的创伤。相比之下,如果父亲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他们可能更容易出现负面的心理反应。
  3. 个体差异:每个人的个性特点、生活经历和应对机制都不同,这也会影响他们在面对孩子死亡时的反应。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父亲都不会精神崩溃,也有些父亲可能面临相似的心理困境。

需要强调的是,心理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主题,受到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解释个体之间的差异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并且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特的。

人生重要的四件事

1.要有自我和独立健全的人格。

2.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

3.找到自己适合做的事情

4.找到合适的伴侣

5.找到自己与世界相处的方式,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我也不想这样

我也不想这样反反复复,反正最后每个人都孤独,人还是要先爱自己治愈自己,然后才能有能力爱别人。满身伤痕的人是无法拥有爱情的 。

活在当下

你患得患失,太在意从前,又太担心将来,昨天是段历史,明天是个谜团,而今天是天赐的礼物,像珍惜礼物那样珍惜今天。

我们唯一能把握的就是今天。珍惜眼前人,做好手中事。

推荐书籍《当下的力量》,非常好的一本书,能帮助人摆脱痛苦和烦恼。

过去唯一值得记忆的,就是失败的经验。

如何自我调整情绪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只要活着就一定会经历痛苦磨难。学习,生活,工作,恋爱,婚姻,社交等社会活动都可能会产生不良情绪。

遇到问题和磨难的时候,快速调整情绪,解决(渡过)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学不进去的时候,以下方法也可以试试。

人在极度悲伤、难过时、会影响大脑和迷走神经的运作,迷走神经使身体内最长的、分布最广的的一根神经,它支配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人在难过时迷走神经会失调,心脏就会受影响,心肌会缺血,你就会心痛。

方法

1.吃饱喝足,什么都不想,睡一觉。睡醒了精神状态就好了。

2.运动:跑步,散步,旅游,吃巧克力。可以配合音乐,促进多巴胺,内啡肽,神经递质分泌。

3.看书,哲学/心理学,一些有智慧的书。也可以去B站看看心理咨询师/哲学老师的视频,有条件的去做心理咨询。

4.把影响你的烦心事写下来。理性情绪疗法,自我分析,自我说服。该坚持的坚持,该改正的改正。

5.追个剧,看个电影,看个喜剧,脱口秀,段子。

6.晒太阳,帮助身体生成钙和血清素。

如何避免被他人影响

夜深人静睡觉之前,仔细回想自己白天的想法和行为,确定一下哪些是自己本来的想法?哪些是别人灌输给你的?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哪些建议是适合自己的可以接纳的。哪些想法不适合自己,哪些负能量是别人传给你的,将它们排解掉。

当别人说你适合什么样的人?你适合什么样的工作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要警觉起来,提醒自己避免被别人暗示。别人可能是随口一说。别人无法听到你内心的声音。这个世界上能真正了解你的人只有你自己。你要自己去尝试寻找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

如何保持清醒的自知

从极迷处识迷,则到处醒。将难放怀一放怀则万境宽。——集醒篇

你现在感到迷茫是吗?没关系!一方面你作为当局着迷茫着。同时请你作为一个局外人,来识一识处于极迷当中的自我。就像一个局外人一样,像个陌生人一样,来客观公正不抱偏见的评价一下你自己。能够冷冷静静看看当下这个风风火火的自己。你喜不喜欢他,欣赏不欣赏他,愿不愿意跟他交朋友,愿不愿信任他。——陈果老师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可靠

一个人的人格来自于原生家庭和受教育环境的影响,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的塑造。很多心理学家不认可性格的遗传因素,但是超雄综合症可能存在这个问题。

在遇到危难和关乎切身利益的时候,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和人品。

有才着虚怀若谷,有力者耻伤人。

强者抽刀向更强着。弱者抽刀向更弱者。

《理解人性》读书笔记

前言

以前常听的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选择成就人生,这个说法是否科学严谨。

性格代表的是人的精神和心灵。学会理解人性,对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非常有帮助。

人性经不起考验,人性需要约束,自我约束,以及来自他人和社会的监督。

心理学的作用

很多人对心理学有个误区,认为心理学可以判定什么的人,怎样的行为是有问题的,事实不是这样的。对于病态的人和行为。心理学会给出判断标准因为这是在帮助人们解决问题。但对于生活中各种人和各种行为,心理学同样包容多样性,只要这个行为不对自己、他人和社会造成困扰和伤害,不违反基本的道德伦理和法律规则,那一个人是怎样的。有什么样的行为,完全是每个人的自由和个性

不要让心理学成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工具,不要以某个人借助心理学得出的观点随意给自己和自己的行为贴上“问题标签”。是不是真正的问题,要么听从专家的判断,要么听从自己的判断。

注意事项

道德是灵魂的外衣,很多时候真实的想法是丑陋的。真诚要用技巧加以修饰。让人舒服更重要。道德教育和修养非常重要可以避免很多人格障碍和缺陷对自己和对他人的伤害。不要轻易站在道德高地对别人进行指责和伤害。社会有法律和程序正义来解决,法律才是道德的底线。你可以选择远离和你道德观不匹配的人。但是如果道德要求过高,眼里揉不得沙子,你就很难融入人群。道德双标的人往往自恋。

交流的重要性

与他人展开深入而亲密的交流,对理解人性来说是一个非常必要的环节。人与人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彼此之间就极易产生敌意和矛盾。

尤其是敏感的人,对于别人行为胡思乱想揣测,又不加以验证。往往就会产生误解进而造成矛盾。

由于缺乏对人性的理解,我们频繁的做出错误的判断,就会不公正的对待他人。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隔阂,人与人之间缺乏最基本的理解。不交流是不行的。

人性的形成

童年时期,一个人的精神生活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那些因素已经形成。

心灵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是相互关联的,是一个完整人格的组成部分。

人的心灵活动不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外在形态,具象性,语言化的表达形态而言,可能会发生不同类型变化。将心灵活动引向最终目标的东西却恒定不变。

我理解为给别人看部分,人可以表现得活泼开朗,但不代表内心深处是真的活泼开朗。

举例:一位成年患者,其性情焦躁,内心一直充满着怀疑和不信任,而且一直在极力逃避社会,此类表现其实和其三四岁时的性格特征及心理活动一致。只是幼年时间更容易被看透。

理解人性这件事比价复杂,很多人没有人性科学知识,觉得自己无师自通,自以为是,不够客观。只有那些可以认同并理解他人价值的人方能真正理解人性,而这样的人并非曾经亲身经历过心理危机,而是其心灵极为敏感,可以洞察他人身上的心理危机。

不要利用人性知识,轻易地拆穿他人的内心,会遭人排斥和嫌弃。所谓看破不说破。

即使掌握了人性知识也要三思而后行,在开导他人过程 ,结论没有得到验证时,不要轻易下结论,以及告诉当事人。